

近日,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等7家部門聯合組織的“臨沂好人”評選活動評選結果揭曉,田井坤、王福德、高東會、張豐收、張廣利、房德華、楊久迎、趙夢8人獲評2022年12月份“臨沂好人”。
助人為樂田井坤:7年義務放電影2000場 1998年,33歲的田井坤從老家蘭陵縣只身來到江蘇省太倉市,憑著自身的技術,他在太倉西郊租了一間門店,開始從事摩托車、自行車和電動車的維修工作,這一做就是24年。因為手藝精湛、價格公道、待人熱情,他被大家親切地稱為“修車哥”。 田井坤性格開朗,待人熱情,不足10平方米的維修鋪很快就成了不少老鄉嘮嗑、拉家常的“知音屋”?!爸粑荨痹絹碓接腥藲?,為了方便老鄉聚會,也為了豐富附近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田井坤于2015年自掏腰包,花1.3萬余元購置了一套數字電影放映機,開始在自己的維修鋪前義務放電影。7年來,田井坤免費義務播放電影2000余場,觀影人次超過20萬人。
助人為樂王福德:點亮盲殘群體前行道路 多年來,沂水縣檢驗檢測中心職工,沂水縣盲人協會負責人王福德克服視網膜脫落導致視力殘疾帶來的各種困擾,自學盲用計算機,在逆境中做出了驕人的業績。他創辦臨沂市首家以盲教助殘為主題的公益網站——沂蒙愛心家園,為全國盲殘用戶提供無障礙軟件、有聲電影以及娛樂文化等實用信息,搭建起網絡公益平臺;投身志愿服務,設立全國首個縣級盲協400服務專線電話,積極傾聽盲殘群體困難訴求,通過對接地方政府,幫助盲殘群體解決低保、辦證、維權等問題……多年來,他先后榮獲全國五星級志愿者、山東省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個人、山東省“十二五”殘疾人事業先進個人、山東省自強模范等榮譽稱號。
見義勇為高東會、張豐收:激流中接力救助落水青年 6月28日,蒙陰縣汶河青山埠攔河閘開閘放水。一位正在垂釣的青年腳底一滑,頭撞在堅硬的石頭上,瞬間失去了知覺,隨后墜入了2米多深的激流中,順著河水向下游漂去。 萬分危急時刻,正在河邊的蒙陰街道太保莊村村民高東會當機立斷,迅速下水施救。緊跟其后的蒙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高都所所長張豐收急中生智,猛地將漁網一頭甩給高東會,用盡全身力氣將他們拖拽上岸。上岸后,落水青年意識全無,呼吸微弱,嘴唇發紫,情況很危急。見狀,張豐收立即利用平時積累的醫學常識,與落水青年的朋友一起,對落水青年進行胸外按壓。在張豐收的幫助下,十幾分鐘后,落水青年恢復意識。
誠實守信張廣利:用誠信鍛造企業品牌 多年來,山東三興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廣利以身作則,把誠信作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帶領企業在競爭中逆勢發展,為誠實守信寫下了生動注腳?!澳甓扔唵握脊句N售額的70%,而年度訂單簽訂后,市場上的價格難免會漲漲跌跌,面對價格上的變動,我們一直恪守承諾,從未出現過毀約?!睆垙V利說。 在張廣利的帶領下,山東三興食品有限公司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山東省農產品加工示范企業,擁有臨沂市脫水菜研究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臨沂市生物活性脫水蔬菜工程實驗室等市級研發平臺5個。
敬業奉獻房德華:用圖片講好時代發展故事 30多年來,郯城縣馬頭鎮黨委新聞報道員,新華社、中國新聞社簽約攝影師房德華一直奮戰在新聞采訪第一線,參與報道了大量反映“三農”發展變化的新聞稿件。 房德華說,他是農民的兒子,離不開家鄉的山山水水,他要用手中的筆和相機謳歌黨的富民政策、關注、記錄農村發生的喜人變化,為家鄉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截至目前,房德華共在新華社、中新社、《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中外媒體發表新聞稿件9000余篇(組)。其中,20余篇(組)榮獲國家、省市新聞獎。
敬業奉獻楊久迎:靠放大鏡改作業的鄉村教師 山村教師清貧又寂寞,但莒南縣坊前鎮岳河聯辦小學教師楊久迎當上了便再也放不下。36年來,楊久迎堅守農村講臺,即使視力不佳、靠放大鏡改作業,也不愿離開講臺。他用青春和汗水哺育了一茬又一茬花朵,踐行著自己當年立下的做“育花人”的誓言。
孝老愛親趙夢:7年堅守撐起一個家 2015年,對沂水縣許家湖鎮西趙家樓村17歲的女孩趙夢來說,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那年,她的母親患癌離世,撇下她和同母異父的弟弟妹妹。再加上一些特殊原因,自此她便和弟弟妹妹天各一方。面對家庭變故,趙夢堅持努力工作,找回弟弟妹妹,并以母親般的愛,獨自撫養他們至今。 走過人生最灰暗的日子后,熱心公益的她便開始幫助他人。與爺爺相依為命的15歲女孩燕子就是她幫助的對象之一。多年來,趙夢經常去看望燕子,為她帶去生活物資的同時,也給她的生活帶去新的希望。 7年如一日,趙夢以不變的堅守支撐起一個家,也以無悔的擔當,樹立了孝悌榜樣。 臨報融媒記者 褚菲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