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湖南省衡陽縣在矛盾調解、為民辦實事、反電信詐騙等方面以“小屋場”搭建“大舞臺”,探索推進“屋場黨建+”模式,助推基層治理工作。 ??“屋場黨建+”是具有本地特色的黨建新模式,作為對“楓橋經驗”的本土化探索,其核心是強化為民服務,促進良法善治。把宣傳、組織、服務功能發揮到最優狀態,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引領發展、增進福祉強大力量的同時,也日益清晰地呈現出基層黨建的惠民模樣。 ??找到“小切口”,服務大民生。依托基層黨建輿論引導、凝聚人心、整合資源的強大優勢,能切實推動為民解難題、辦實事,恰如找到了良法善治的“金鑰匙”。立足小單元,構建“一張網”。借助地緣相近、就近熟悉等天然優勢,組建屋場小分隊,“屋場黨建+”這張惠民大網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逐步轉變。 ??有“核”有“筆”,普惠民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社區黨員圍繞群眾的急難愁盼,送出帶有真情暖意的解決方案。這種“定制溫暖”的做法,讓群眾感受到基層黨建的強大號召力,也讓他們進一步樹立起建設美好生活的決心與信心。 ??屋場為“徑”,善治將近。用“屋場黨建”的號召力“喚醒”共享共建的行動力,終將實現良法善治。面對面宣講政策、心貼心征求意見、實打實推進項目、點對點破解難題……在組織引領、黨員帶動下,在熱心公益人士的參與下,共建美好生活正逐步化為迫切期望和自發行動。隨著利民“因子”活躍在群眾身邊,“冷暖有人問、困難有人幫、事事有人管”已逐漸形成常態。 ??為民、愛民、樂民是“屋場黨建+”的本來模樣,用好“紅色服務”這支如椽巨筆,為黨員學習教育開辟了新路徑,也為美好生活注入新活力、更為良法善治積累了新經驗。從長遠看,解憂紓困在路上,為民服務無止境。如何畫出更加絢麗多姿的色彩,需要群策群力的智慧凝結和持之以恒的堅守付出。唯有如此,方能讓幸福美好的現代化新生活與我們漸行漸近。(李中澤) |
|